10月28日,《心在青城》張富奎詩書畫樂集創世界紀錄成功。
《心在青城》張富奎詩書畫樂集,是張富奎先生從2015年5月到2017年10月用中國文化傳統毛筆以正楷小楷的形式,整理了這兩年多他創作的詩歌、散文,名偈聯,名偈畫與音樂,微電影,實景配樂詩朗誦。把對家鄉的眷戀、祖國的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深深融入其中。
張富奎,男,漢族,生于1958年8月,甘肅榆中縣青城鎮人。現任甘肅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巡視員,是中華詩詞學會、中國楹聯學會、中國文學音樂學會、中國毛體書法協會會員,是甘肅省作家協會、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甘肅省詩詞學會、甘肅省楹聯學會顧問。是甘肅省毛澤東書法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
《心在青城》張富奎詩書畫樂集,由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是張富奎先生繼《家在青城》張富奎詩書畫樂集之后創作的又一部力作。《家在青城》張富奎詩書畫樂集是2015年10月28日被世界紀錄協會認證為“世界上最早的詩文畫樂書法自選集”。該書出版后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贊譽,國內和甘肅省內各大媒體作了廣泛的宣傳和報道,該書被日本,美國,韓國等國愛好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士所收藏。在國際國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青城鎮己有千年歷史,是黃河上游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青城是由北宋名將狄青戍邊時修筑了一條城而得名。現存有作為狄青指揮部的狄青府,有李自成起義兵敗后在青城山洞隱居的口傳歷史和被李氏后人祭祀的“闖王”墓。是歷史上享譽東南沿海“蘭州水煙”的主產地,“青城書院”是甘肅近代很有影響的書院之一。明清時青城經濟文化繁榮,曾出了11位進士。張富奎同志從小深受家鄉“風雅青城”文化的影響,對家鄉有深厚的感情。這本專集用大量的文字記錄了青城的歷史和現實,甘肅的企業和祖國的大好河山。
該書作者用毛體書寫的毛澤東詩詞《七律.長征》、《清平樂.六盤山》、《沁園春.雪》、《卜算子.詠梅》將詩歌、散文、名偈畫、附錄四部分有機地進行了整理。作品收集了他本人詩歌27首,散文25篇,名偈畫32幅,嵌名聯32幅,音樂作品9首(其中2首原創歌曲,6首作者自己朗誦的配樂詩朗誦,1部自編自導的“心在青城”的微電影),附錄詩書畫27幅,毛體書法作品9幅,共133篇(部),9種藝術體裁,一函三冊,古線裝本。是有史以來沒有一個作者的作品涉獵藝術體裁這樣全,這樣多,并自始至終用正楷小楷書寫完成,實屬罕見,前無古人。
這些作品大都在國家級、省級媒體上已公開發表的,有廣泛的社會認知度,也具有唯一性和獨創性。這些作品幾乎占盡了作者所有的業余時間,是他廢寢忘食,用一腔熱血,滿腔熱情完成的。為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動和引領作用,為世界文化寶庫又增添了新的一頁!
責任編輯:王星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