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叔言,1949年出生,湖南人,南京大學中文系、解放軍政治學院、美國加州大學畢業,博士學位。中華出版促進會副秘書長、《書香兩岸》雜志社總編、央視綜藝節目顧問、原文化部一級美術師(書法)、大龍樹(廈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曾獲得出版韜奮獎,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百名優秀出版人獎和改革開放四十年圖書發行業致敬影響力人物。
深耕書法藝術,為傳承弘揚中華文化做貢獻
作者:張叔言
現今各行各業都在為中華藝術復興做工作,書法界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力量,如何為復興中華文化作貢獻。
中國書法作為中國特有文化已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不但歷史悠久,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而且承載著中國優秀文化,對中國文化、世界文化貢獻巨大。當今舉國上下都在為中國文化復興而奮斗,書法人應更有擔當。
一、書法人應更了解書法對文化傳承和弘揚的特殊意義,用手中的筆為中華文化做更多工作。
中國書法與中華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有文字開始書法就相應誕生,經過一代代人的探尋深耕垂煉,給人以越來越美的感覺,不僅是文字美,更重要的是思想內容美,因此書法一直被帝王將相、才子佳人、達官顯貴所崇尚,自然被傳進皇宮、貴族、寺廟、園林,乃至平民百姓之家,并載入歷史成為人人敬重、信仰、欣賞、倡導、珍藏的文化。
書法藝術是種高雅文化,是文化精品中的精品,一幅好的書法作品,不但會影響人的一時,而且會影響人的一生,讓人終生受益;不僅影響一人,而且是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一個社會,我們應該為自己是一個書法人而感到自豪。
二、書法人應認真學習和深究書法藝術。書法藝術是以中國文字為基本元素的創作藝術,因此書法人首先要了解中國字,了解中國文字的起源發展,只有深入了解中國文字起源發展才能表現出中國文字美的藝術,有些書法家為藝術而藝術,寫出來的字誰都看不懂,故弄玄虛,這只能弄巧成拙,孤芳自賞。書法文字可以創新,但最重要是讓人們看的懂,讓人覺得美,這是最起碼的要求,書法藝術所創作的文字,是當下寶貴財富,這些流傳了幾千年的書法藝術得到歷史的認可,我們應認真學習,虛心繼承,在此基礎上潛心創作,使之發揚光大。
三、應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書法不是一門純文字的藝術,而是一門有文化內涵的書寫藝術,一個真正的書法家,他不僅能寫好一手字,而且他能夠通過書法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表達時代的心聲,這就要求書法家有深厚的國學知識、美學知識、漢語言文知識、文學知識、歷史知識、這些是書法藝術得以出彩升華的基礎,所以書法藝術永無止境、書法創作永遠在路上。
四、書法家應貼近生活,緊跟時代步伐,書法藝術來源于生活,也成就于生活,書法家只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深入生活,才能接地氣,反映出當代的聲音,百姓的心聲,書寫出不愧于時代發展潮流的優秀作品。
五、我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書法人應抓住機遇,為時代創作出更多更好更美的作品。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制定了中華文化復興的藍圖,習主席多次對書法界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殷切的厚望,新時代的發展也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創作資源,不僅如此,國家還給予了書法藝術發展提供了應有的輿論、政策支持和經濟扶持,我們應緊緊抓住機遇,為這個時代創作出更多的不愧于這個時代的作品。
張叔言作品 《不忘初心》
張叔言作品 《厚德載物》
張叔言作品 《見賢思齊》
張叔言作品 《勵精圖治》
張叔言作品 《毛澤東〈卜算子 詠梅〉》
張叔言作品 《清平樂 六盤山》
張叔言作品 《嘔心瀝血理國事,鞠躬盡瘁為人民》
張叔言作品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張叔言作品 《中國夢》
張叔言作品 《紫氣東來》
責任編輯:王星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