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影藝術季是綜合性強、而且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動。我們從指導老師那里了解到后,立馬報名參與,前來證明我們的實力。”譚西蔓說道。
光影全城聯動 點亮夜色繁榮夜經濟
東風夜放花千樹,都市的夜晚從來不乏滿城燈火。2022年深圳光影藝術季采取“1+5+4+n”模式,即福田主展區+羅湖、南山、寶安、龍崗、光明5個分展區+龍華、坪山、鹽田、大鵬4個分展點+35個活動地點,連接7個光影嘉年華、25個光影歡樂購商圈。
各展區結合本地特色與優勢,制定了不同的分區主題,展出各具特色的光影作品。福田主展區由香蜜公園、光美術館、深業上城三處展場共同組成,以光影媒體藝術展來探討城市公共空間與市民個人價值關系;羅湖展區結合深港雙年展,在粵海城、深圳萬象城及布吉河沿線空間的光影變幻中展現羅湖獨有的藝術人文萬象之美;南山展區在錦繡中華·民俗文化村、歡樂海岸、海上世界、萬象前海等不同地方奇遇不同的光影故事;寶安展區圍繞歡樂港灣寶安廊橋、壹方城、前海HOP天地,展現城市的明日光影;龍崗展區在龍城廣場、紅立方以及水官高速出口處,呈現多個光影藝術作品和連串藝術活動;光明展區以光明各個綠地公園為舞臺,通過人工智能科技、光影新媒體藝術等呈現手段,勾勒城市與自然向光而行的未來圖景。
此外,在鹽田展點、龍華展點、坪山展點和大鵬展點,光影主題的呈現與區域發展特點相結合,營造出既可觀景賞燈,又可游樂玩耍的夜游夜購夜娛生活,以此繁榮城市夜間經濟。
深圳光影藝術季作為深圳特色夜間經濟品牌活動,通過聚合全市商圈資源,聯動藝術家、機構、企業、品牌等多重群體進行跨界合作,于線上線下全面鋪開,協力打造光影歡樂購、光影嘉年華等多元光影主題商業活動,從而優化市民消費體驗,打造與光影藝術結合的多元夜間消費場景。
“在深圳,商業消費離不開夜晚的加持,我們希望光影藝術走進深圳各區商圈、景區,與城市夜間經濟相結合,打造出獨屬深圳的創新消費場景。”深圳市市容景觀事務中心副主任吳春海介紹,這和常規的藝術展覽不同,是真正走入市民日常生活的藝術活動。
藝術為引 每個人都是城市的發光體
深圳最美婚姻登記處旁,花蜜湖面上,飄落著2片巨大的羽毛,岸邊設有一處腳型標識互動裝置。當兩位市民同時站在腳型標識上,裝置就將發射兩束紅色光帶,并在湖面上交匯。光束與羽毛一起,構成一個巨大的心形。這是《比翼·心》作品帶給市民的互動體驗,為前來婚姻登記的新人留下相愛的記憶。
“每個人都是城市的發光體。”是深圳光影藝術季歷屆主旨。本次活動舉辦時間自2022年12月7日至2023年2月19日,橫跨元旦、春節、元宵等全民共樂的各式佳節。為進一步增強市民獲得感、幸福感、生活感,活動設置近70場主題藝術活動,設立藝術作品展、抖音全民挑戰賽、圖蟲影像大賽、公共教育活動、觀光巴士、光影市集與光影表演等多個主題活動板塊,鼓勵市民在緊密互動中與作品產生鏈接,引發對城市文化的共鳴。
“深圳光影藝術季是由公眾共同賦予、參與塑造的城市的一部分,它使用的是公共的資源和公共空間,要和觀眾在一起,要為大眾服務。” 深圳光影藝術季總策展人趙力表示。
隨著深圳光影藝術季的發展,更多的市民參與其中。為幫助更多人了解光影藝術季,本屆活動還首次舉辦《深圳光影藝術季三年文獻展》,打造公共教育活動板塊,將泛媒體藝術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介紹給青少年,發掘青少年群體對媒體藝術的興趣,從而打造全時、全齡、全域、全民的多元互動場景,共建宜居、宜業、宜游的活力都市。
“深圳作為創意之都,我們希望以‘藝術’為引,讓流光遍布深圳各角落,讓所有人都被‘光’所吸引,凝聚在一起,每個人都成為城市的發光體,共同點亮城市的夜空”吳春海表示,人與光影相互體驗、互為風景,在不經意的瞬間感受到城市的美好。(涂世琳/文)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