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偓是晚唐著名的詩人,他的父親名叫韓瞻,與李商隱是連襟。有一年,李商隱被貶到四川為官,在離別之前,韓瞻宴請他,當時只有十歲的韓偓也參加了,而且在宴席上即席賦詩,這讓李商隱很是感動。或許是因為被貶之故,雖然感動,但他無心賦詩。兩年后,李商隱回到長安之后,還依稀記得兩年前的情景,于是寫下了: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在這首詩中,李商隱發自內心地感嘆道:這個外甥將來一定有出息,前途不可限量。后來也確實驗證了李商隱的判斷,韓偓不但官居高位,而且文學上也取得相當的成就,被譽為“一代詩宗”。
筆者做了這么一大堆鋪陳,并不是向大家介紹李商隱或韓偓,而是要素描一個在我眼里一個非常聰明能干的小伙子——音樂制作人曲樑(張亞朋)。
一、混沌的青春
從大的行政區劃來說,曲樑的故鄉是在一個擁有三千年歷史的古都邯鄲(先秦時期的曲梁古城也在邯鄲境內)。但論及他的出生地則是一個貧瘠的小地方——物質貧瘠,文化、教育資源也非常貧瘠。直到大學時代,他幾乎沒有任何文藝特長,興趣愛好更是乏善可陳。
不過,有一點似乎還讓人欣慰:他還是能夠考上大學、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
2014年,他進入某考古單位工作。至于工作的現實情況,就是固定工資,晉升渺茫(至于理想嘛,先藏起來吧)。
在考古單位期間,他并沒有什么方向感,以至于被別的考古技工評價:“兄弟啊,我感覺你過得特別混沌!”甚至被某女領導當頭棒喝:“你這輩子就這樣了,沒人能救得了你!趕緊想想出路,學點技術吧,要不然將來連養家都成問題!”彼時,他感覺自己的尊嚴被踐踏、被撕碎!
2015年3月,因人事變動,他再一次被外派到考古工地做考古技工。一想到風吹日曬、蓬頭垢面的情形,一想到自己在市里沒房子、到了外地農村后就可能成為無根之木,他變得愁緒紛繁、心境恍惚。感情無可寄托的他開始寫詩詞了——注意:這已經和他現在取得的(音樂)成就比較接近了。只不過,“被貶”期間他寫的詩文比較多愁善感。我們試欣賞曲樑填詞的一組《一剪梅》:
一
手把彩箋誦芳名,
明月無情,自作多情。
夜來執筆望蒼穹,
昨日愁容,今日愁容。
多少相思在故城,
一片情意,兩點腮紅。
而今無意對簾櫳,
無計相逢,無處相逢。
二
欲將心事訴簾櫳,
只見愁濃,不見月明。
云中不見錦書來,
總憶相逢,再難相逢。
賞心樂事轉頭空,
身似征蓬,心似清風。
何日重返小石城?
不復迷瀠,不復飄零。
筆者認識曲樑是在2016年深秋。這時的他已經從考古工地調回來市里一年矣。他不再做考古技工,而是被安排在了單位保衛科盯監控。如果是一個五六十歲的人盯監控,人們不說什么,可是一個20多歲的人做“盯監控”這樣的工作,可能人說會說點什么。
敏感的他從同事們異樣的目光中也感覺出來了,于是他利用閑暇時光韜光養晦,把曾經學過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拾了起來,并創建了一套智能建站系統,經常市場實踐,積累了一大批鐵桿合作伙伴。這樣做是有道理的,能避免隨波逐流、人生貶值。那位領導當頭棒喝的話經常響起在他耳邊,成為他砥礪斗志的力量來源之一:
“你這輩子就這樣了,沒人能救得了你!趕緊想想出路,學點技術吧,要不然將來連養家都成問題!”
初見曲樑其人,筆者看到:這是一個充滿青澀的年輕人。端其眼神,除了純粹,我沒有別的發現。只是,從他的言談之中似乎能夠感覺到他當時的工作非其所好。甚至接觸很長時間,我根本就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在常人的言語中會說“干一行,愛一行”,這個說法似乎沒有毛病,但我總覺得還是孔子說的有道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 當你對一個工作沒有興趣的時候,你非要說熱愛它,這豈非違背本意?如果進一步講:一個人不僅僅愛上某件事情,而且還以此為樂,你一定會取得一些成就。因為你喜歡,你自然會調動自身的無限潛能,那能不有所建樹嗎?
二、光明的青春
當然,一個人要喜歡上某個事情是有一個過程的。或由于當今是物質時代、利益時代,有些事情你喜歡卻混不上飯,連生存都是問題,還談什么樂之者不樂之者的?曲樑自然也離不開這種世俗的窠臼。曲樑能找到現在的愛好、取得一定的成就,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通過多年的了解,筆者看到:曲樑所樂之業真的是他所愛好的事情!精于所愛并以此為生,何嘗不是人生一大樂事?
在與曲樑的數次接觸中,通過在傳統文化方面的交流,我發現這個后生可能不是池中之物,這從一點一滴都可以感覺得到。這也許和我數十年研究傳統文化有關,或與我的閱歷有關。盡管此時的曲樑還在困境中突圍,但將來可能會在文字方面有所建樹。為了鼓勵年輕人,我把我一生的心血力作——《論語商釋》《道德經商釋》和《易經商釋》一并送給了他。無他,就是希望他在茫茫的荒原中找到圣賢的璞玉,活成一盞理想之燈。
2018年6月,曲樑離開了那份不合適的那個工作,專心做起了他既喜歡也可以謀生的事情,開始了一場可能無法看出是光明或充滿風險的摸爬滾打。
曲樑憑借自己的觀察——當然,也離不開諸多名師的教誨——他漸漸領悟到自己通過讀書所帶來的知識可以變成一種巨大能力,并且這種能力是可以在不影響生存的前提下做出點不枉此生的事業的。
曲樑他通過有限的江湖經驗認識到:年輕人的行為不能像原考古系統的老人那樣古板,而是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努力地展示自己的個性。這種個性的展示可以是多種多樣的,而曲樑所抓住的、所努力靠近的,就是與音樂結緣。
由曲樑作詞的一首《向前走》能體現出他求索道路上經歷的曲折和他矢志不渝的雄心:
多少次徘徊在十字路口
是原地停留還是繼續向前走
幾度回首幾度凝眸
豈能讓困難縛住雙手
多少次游走在十字路口
心中涌起無邊的憂愁
幾番惆悵幾番思量
我向遠方飛奔帶上一聲怒吼
衣帶漸寬我為誰消瘦
望盡天涯路我獨上高樓
擦亮眺望未來的雙眼
青春因逐夢而不朽
熱血總是澎湃心頭
理想總是相伴左右
拼搏幾十載春秋
我想擁有那滿天星斗,滿天星斗……
三、開闊的青春
于是,曲樑開始了音樂制作與發行。前面說過了,他在原單位時就已經開始寫詩了,而詩與歌詞是比較接近的。為那些擁有音樂夢想的人們進行后期制作、幫助他們制作MV并上架歌廳和主流官媒(非自媒體),曲樑對我說,從2020年至今,這3年來他已經制作了數百部MV——這不僅僅滿足了愛好,還成了一門技藝和謀生之道,豈不美哉?
個人做音樂,企事業單位也可以。現在的企業不都講究企業文化嗎?于是,曲樑把這個技藝推向了為企業服務、為企業家服務。2022年1月,他的制作團隊為河北新天地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創作了勵志歌曲《開創新天地》;2022年4月,為河北花纖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作了勵志歌曲《巾幗夢女兒心》;2023年5、6月,為兩所小學制作了校歌《追夢少年》《未來的太陽》……他的思路越來越開闊,他的事業前景越來越開闊!
有人或問,曲樑的音樂制作,是不是僅僅為了所謂的藝術呢?不盡然,現代社會是商業社會,你給人家制作了音樂,解決宣發的問題?這個用不著擔心,現在的網絡工具很發達,曲樑他們團隊有的是辦法。
當很多人在推廣個人或企業品牌還在用傳統的方法時,曲樑他們用的是時髦的方法:MV,輕松歡愉效果好。當今的時代環境,讓曲樑們才有了大展身手的時機。在商品經濟時代,有人喜歡你的勞動,就會有人給你酬勞。曲樑賺了多少錢,我沒有問,他說:每月的房貸3400多已經不是問題了。
我認為:賺錢多少且不說,愛好找到了,又可以謀生,這不是成功是什么?
這就是曲樑——一個從考古轉型而來、愛好音樂的90后。如何讓他的人生更精彩,還需要時間。可以讓我們肯定的是: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曲樑在某藝術節上
作者簡介
李寶臣,書法家、圖書出版人。成就卓著,眼光犀利。代表作:《論語商釋》《易經商釋》《道德經商釋》等著作十幾部。
附:曲樑簡介
曲樑,本名張亞朋,1990年生,“萬媒聚合”品牌聯合創始人,騰訊簽約音樂機構——石家莊文字友情文藝中心負責人。石家莊市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音樂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文化藝術人才庫音樂創作二級,河北省傳統文化促進會理事,河北省文化名人聯誼會常務理事。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音樂人曲樑小傳
音樂代表作:
網易云音樂專輯《華夏歡歌》《萬音聚合》《放歌神州》;
QQ音樂、酷狗音樂專輯《燕趙有約》《文字唱片》《中視天創唱片》;
MV作品:《和和美美》《薔薇花和那個姑娘》《向往安順》《老家的味道》《想念英雄》《逐夢人生》、兒歌《未來的太陽》等上百部。
(作者:李寶臣,編輯:嫻櫻落雪)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