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木板,一把烙鐵,
以鐵為筆、以火為墨
意在筆先、落筆成形
青煙騰起,木火成畫
這是來自古老的技藝——烙畫
▲烙畫作品《龍門盧舍那大佛》
烙畫又稱烙花、燙花、火筆畫,還有個更加形象的古稱——“火針刺繡”。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過控制鐵筆的溫度,不加任何顏料,以烙為筆在竹木、絲綢、絹布等材料上進行烘燙作畫。
▲創作中的楊金婷
烙畫藝術家楊金婷,女,1969年出生于洛陽嵩縣,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河南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烙畫家協會副理事長,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洛陽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副會長,洛陽市“十大民間高手”、洛陽市美協會員,洛陽市高級工藝美術師,嵩縣美協副主席,嵩縣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洛陽市第十五屆、第十六屆人大代表,嵩縣非遺項目烙畫傳承人。
▲烙畫作品《靜物》
楊金婷擅長烙畫和工筆畫,1989年畢業于洛陽洛浦美校大專班,1999年開始鉆研烙畫,創作《龍門盧舍那大佛》,《雙貓圖》、《秋趣》、《瑞貓圖》等優秀的烙畫作品。
▲烙畫作品《雙貓圖》2008年獲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展金獎
2012年師從中國工藝美術行業藝術大師郝友友,藝術境界得到進一步升華,烙畫技法得到進一步豐富。
數十載,楊金婷全身心投入她所熱愛的美術事業中,在一次次自我超越中,創作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作品。其作品畫面精細,虛實相襯、線條疏密有致,完美的詮釋著其獨特的境界和匠心。
▲烙畫《鄉韻》2015年中國·洛陽(國際)第三屆“三彩杯”創意設計大賽榮獲文化創意類金獎
楊金婷以烙鐵為筆,以木板、絲絹、葫蘆、宣紙、竹子等多種材質為載體,以風景、動物、花鳥魚蟲、家鄉的風土人情為題材,借助不同材質的特點,對溫度、力度、速度的巧妙把握,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讓烙畫作品呈現出明顯的色調變化和強烈的濃淡對比,達到線色融為一體的效果,作品融合了中國畫技法與西洋畫特點,既保持了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又達到西洋畫嚴謹的寫實效果,使其風景作品古樸典雅,清晰秀麗,其花鳥魚蟲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以家鄉為素材的作品鄉士氣息濃郁,體現濃濃家鄉情懷。她的作品多次獲得國家、省、市工藝美術展金獎
▲烙畫作品《老家》榮獲首屆中國·蘇州民間藝術博覽會金獎
楊金婷作為嵩縣非遺項目烙畫的傳承人,在傳承非遺技藝的同時,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換,用烙畫技藝與現代產品結合,讓非遺產品與時代同步,讓傳統美術技藝煥發時代氣息,讓更多人了解非遺、保護非遺、傳承非遺。
楊金婷烙畫作品欣賞
▲《最美面孔》
▲《虹橋》
▲烙畫作品《鄉情》
▲烙畫作品《瑞貓圖》2007年中原文化天津行·河南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珍品展上獲銀獎。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