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存在著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的問題,存在著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的問題。
2、在有些作品中,有的調侃崇高、扭曲經典、顛覆歷史,丑化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
3、是非不分、善惡不辨、以丑為美,過度渲染社會陰暗面;
4、有的搜奇獵艷、一味媚俗、低級趣味,把作品當作追逐利益的“搖錢樹”,當作感官刺激的“搖頭丸”;
5、有的胡編亂寫、粗制濫造、牽強附會,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
6、有的追求奢華、過度包裝、炫富擺闊,形式大于內容;
7、熱衷于所謂“為藝術而藝術”,只寫一己悲歡、杯水風波,脫離大眾、脫離現實。
8、浮躁風盛行。一些人覺得,為一部作品反復打磨,不能及時兌換成實用價值,或者說不能及時兌換成人民幣,不值得,也不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