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這是習近平主席于2014年10月15日上午在北京主持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到的內容。
文化藝術是一個時期國家社會文化面貌的反映。唐代盛行的唐詩,宋代流行的宋詞,最終都成為時代的代名詞。在經濟繁榮社會全方面發展的今天,我們的文化藝術能給整個時代留下了怎樣的精神財富,這是今天我們正在關注的問題,在千百年后,我們的子孫后代同樣關注的問題。
提起如今的的文藝界新聞比作品多,丑聞比新聞多,組飯局的、吸毒的、嫖娼的不少,正正經經做事情的難得一見,不禁讓人懷疑其文藝界為了什么而存在了。作為一名人類精神文明的建設者,用自己殘缺的精神世界構建起的文化之泉澆灌人們貧乏的內心,澆灌出的到底是精神之花還是精神鴉片。文藝工作者能夠引領一個時代的思想和行為方式,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引起公眾的關注,《韓非子·內儲說上》中記載了三人成虎的故事:“龐恭與太子質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龐恭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于市,而議臣者過于三人,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為知。’于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后太子罷質,果不得見。”文藝界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環境,常常能達到一呼百應的效果,“三人成虎”在文藝界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成語故事,而是真實的存在,文藝工作者的行為因此顯得尤為重。
習近平主席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習近平主席適時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否定了當下文藝界盛行的不正之風,為文藝工作者的發展方向指明道路,吹響了時代前進的號角。(魏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