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藝術品拍賣價格屢創新高。西班牙畫家巴勃羅·畢加索的油畫作品《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亮相佳士得紐約春季拍賣會現場,最終以超過1.79億美元(約合11億多元人民幣)的“天價”成交,創下全球藝術品拍賣價格新高。近日,著名畫家李可染創作的《萬山紅遍》以5800萬元起拍,經多位買家數十輪的競奪,最終以天價1.84億元成交。
“天價”一詞注定會產生轟動效應。每當有藝術品、收藏品拍出所謂天價,都必然會成為收藏圈子內的熱門話題。熱烈討論之余,“天價交易”居高不下的關注度和極具誘惑的帶動性,很容易激發出收藏者更強烈的收藏欲望,或者促使更多人毅然打包身家資產投身收藏領域。
然而,大眾收藏領域里,有太多帶著沖動投身其中的人。他們大多是受到類似“天價拍賣”的誘惑鼓動,在不具備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情況下貿然入市的收藏者。對于這些初入收藏市場者而言,“抄底”“撿漏”只是一個美好的夢想,倒是“買高”“打眼”已是家常便飯,被各種贗品假貨蒙騙的上當受騙者不在少數,“吃虧交學費”幾乎已經成為大眾收藏市場的入門第一課。可見,在勁爆的“天價”等字眼面前,收藏者或者想要加入收藏隊伍的人,都需要足夠的冷靜克制,方能避免盲目沖動帶來損失。
天價藝術品到底值不值?專家觀點不一,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正方認為,好的藝術品是無價的,千萬、億元難等同它的藝術價值。何況藝術品可以被美術史所記載,在市場中競價,時間久遠升值自不在話下。70年產權的中國房產是消費品而非保值資產,要想隔代傳承財富,藝術品是最好的選擇!
否定方觀點比較現實,他們認為:藝術品是精神產品,缺乏功用性,用金錢來衡量沒有普世標準,藝術金融市場波動劇烈,今天值一億,明天可能變垃圾。中國藝術品市場涌動的錢很多來路不明,煤老板和腐敗官員都參與其中,價格被嚴重高估,近日買,來日可能賠掉棺材本!
藝術品拍賣價格不斷走高,并屢次刷新紀錄,其中是否隱含泡沫?這一問題,已經引起很多業內人士的關注甚至擔憂。有分析人士指出,藝術品天價拍賣,除了因為其投資價值引起熱捧外,拍賣行利用一些潛規則和技巧推波助瀾,也是令價格居高不下的一大關鍵。(文/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