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人,原名壽康。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1918年接受蔡元培聘請,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1919年留學法國,后又轉往柏林、比利時研習素描和油畫,觀摩、研究西方美術。1927年回國,先后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新中國成立后,任首屆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等職。1949年,出席第一屆保衛世界和平大會、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當選為全國文聯全委、常委,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和北京市政協委員。1953年擔任第二次全國文代會執行主席;同年9月23日,腦溢血癥復發,26日晨逝世于北京。徐悲鴻堅持現實主義藝術道路,創作了《田橫五百士》、《九方皋》、《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對現代中國畫、油畫的發展有著巨大影響的優秀作品,在中國美術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的巨大作用,是20世紀我國的杰出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