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啟動 《絲路花都》郵票同時發行

洛陽市副市長魏險峰(左)與著名郵票設計家劉釗為《絲路花都(第二組)》郵票揭幕 位于河南省西部,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素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之美譽的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洛陽,4月2日上午,迎來了第34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賞花啟動暨《絲路花都(第二組)》郵票發行儀式。萬千朵牡丹在儀式現場——中國國花園爭先綻放,映出一片花的海洋。本屆牡丹文化節以“國色天香,世界綻放”為主題,圍繞“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文化惠民、產業融合,創新提升、協調發展”的指導思想,共策劃11項主體活動和27項專項活動,涵蓋了賞花旅游、文化活動、經貿會展等多個領域,其中包括開幕式、優秀劇目展演月、“花與世界”——世界名花攝影作品展暨世界攝影家看洛陽、投資貿易洽談會等活動。據了解,洛陽市牡丹觀賞園已采取溫室催花、搭建溫控大棚等人工調控措施,已有連片牡丹盛開,可滿足來洛游客的賞花需求。早開品種陸續開放,中開品種4月8日前后進入盛花期,晚開品種4月18日前后進入盛花期。其中,王城公園牡丹觀賞區占地15.5公頃,種植牡丹868個品種,13萬余株;中國國花園借助牡丹種植面積大、品種多的優勢,在全園各主要賞花景點共搭建168個控溫控濕大棚、面積達2.3萬多平方米,清明節期間,早開園內涵蓋九大色系158個品種、2.1萬余株牡丹盛開迎賓。此外,國際牡丹園、隋唐城遺址植物園、西苑公園、天香牡丹園也各有特色,育種奇艷。啟動儀式上,《絲路花都(第二組)》郵票同時發行。該組郵票延續第一組的設計理念,以方寸牡丹詮釋洛陽經濟的繁榮昌盛,凸顯洛陽在絲綢之路歷史上的無限神韻。同時發行的《絲路花都》郵票珍藏冊將絲綢之路中國段的洛陽遺址、景區、文物等洛陽元素與紀特郵票相結合,完美呈現,著力提升洛陽形象,續寫古都輝煌。據了解,為迎接第34屆牡丹文化節,洛陽各牡丹觀賞園的基礎設施也進行了完善與提升。各園制作補充了園區的導游圖、導向標志、景區介紹等標識,進行景觀改造,對園內座椅、護欄、水電、園路等進行維修改造和刷新。
洛陽市副市長魏險峰為“萬人拍牡丹”公益活動揭鏡

洛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楊炳旭宣布賞花活動開幕

牡丹嬌艷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