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歷經著幾代藝術家的追求和探索。本文選擇的三位藝術家,都是80后一代青年的代表。他們作為中國的新一代與上幾代藝術家相比,雖然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各種優越的條件與機遇,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革,他們也不得不面對著復雜多變,紛繁繚亂的現實體驗。這種體驗,孕育了他們以獨立、自我的生存態度,冷靜、理性的自信視角,履行著各自的文化理想。他們的藝術研究與實踐,已經清晰地顯示出各自的語言特征與發展方向。
王瑾,以一種場景化的敘事方式,走進現實生活的故事情境(也許是自己親歷的真實體驗),表達了人與人、愛與妒恨,以及貌合神離等復雜的心理活動。作品以直觀而清晰的描繪,突顯一種此時此地及此在的現實感。通過對人在某個瞬間某個場景中的不確定神態表現,蘊藏了深層而模糊的人際關系。在繪畫上充分發揮了材料的透明與半透明特性,在自由疊加的涂抹中,依附客體物像的結構關系,創造了嚴謹而自如的敘述性圖像,耐人尋味。
高帆,直面當下信息時代的特征,以象征、夸張、符號化的超現實手法,表達了真實客觀的理性體驗。他以繁復細密的描繪方式,表現了人在鋪天蓋地的網絡信息時代及各種電子媒介的籠罩下,失去自我失去情感失去靈魂與肉體的異化情形。表達了人與如此世界之關系的思考。似乎想提出“我”在哪里,“自然”在哪里的命題關照。
陶征魏,沉浸在記憶的生活碎片中,以靜思的方式,感懷時代的匆忙,表達自我的情感演化與現實的困頓。他將畫面營造成斑駁虛擬的異想空間,通過一些留有往日記憶的織物、服飾等物象的暗示,勾起思緒的懷舊情結。閱讀陶征魏的作品,猶如翻閱老照片的感覺,帶給人些許的時空錯位感——是當下?還是往日?他在“是”與“非是”之間,現實與繪畫之間,今與往之間,在感悟差異的瞬間,情緒進入了凝思。
陶征魏作品《粉紅的樹葉》
三位80后藝術家,濃縮了80后一代的普遍特征。他們常常是“實話實說”不加掩飾的直入式表達。他們以自我個體的思考方式,闡述獨立自我的真實內心。他們沒有虛假的“英雄主義”贊歌,他們以切身的現實體驗,對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生活的直接感悟,以近乎私密的記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藝術表達。他們不做宏大敘述的意義假想,無需隱喻意義的主觀臆造,更不會為作品附加任何虛偽的扭曲自我的空泛標榜。他們以直率的情感表露,在書寫自我的內心世界中,鋪設著通向未來的藝術之路。
李向明 于乙未年中秋節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