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書店、電子書以及逐年走低的閱讀量,使得越來越多曾經被視為城市文化地標的獨立書店,從城市的地圖上消失了,從北京的風入松、光合作用等知名獨立書店的部分店面相繼停業,引來許多嘆息,而蜜蜂書店卻在堅持打造讀者心目中的書店,蜜蜂書店一直不斷成長壯大。
11月28日(周六)14:30--17:00,獨立書店不光是一個愛書人的夢想,它也是一樁聲音,也是大家心目中的烏托邦,然而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現實的經營問題,今天我們有幸與蜜蜂書店的掌門人張業宏、清華大學顧濤教授、肖建軍博士一起談談--書店能夠做什么。
主持人:王凱旋
嘉賓:顧濤、肖建軍、張業宏
時間:11月28日(周六)14:30--17:00
主辦:蜜蜂書店
地址:北京市通州區宋莊鎮小堡尚堡藝術區B-106(近環島藝術區)
電話:010--60573326
1994年,三百多名追求夢想的藝術家在北京通州宋莊這里租住農宅,生活、創作,形成宋莊原始景觀。現在,宋莊已經發展為中國最大的原創藝術家聚居群落,各類常住畫家有七千余名,從事國畫、油畫、書法創作及藝術培訓等工作。蜜蜂書店現為此區域內唯一一家書店,主營藝術類圖書并提供各類藝術服務。
城市中的獨立書店就像沙漠中的點點綠洲,滋養著渴望知識的心靈。世界上最安寧的地方,莫過于書店;世界上最能令人沉浸其中的地方,莫過于書店。每個人心中都存有屬于自己的難忘的書店風景。每家書店都將成為每一個閱讀者心中的棲息地。相信這是每一個做書店人的愿景。
蜜蜂書店(Beepub Bookstore)
采集文明 傳播智慧
參與構成宋莊精神文化生活
蜜蜂書店創建于2010年9月,位于中國最大的原創藝術家聚居群落——北京宋莊,主要經營文化、藝術類圖書。曾被評為“2011年度‘讀書盛典’年度影響力書店”及“2012年度‘中國獨立書店特別貢獻獎’”, 2012年蜜蜂書店被評為“中國十佳年度書店”;2013年蜜蜂書店被授予中國獨立書店特別貢獻獎、2014年蜜蜂文庫當代藝術書系全部圖書獲得“AAC中國年度藝術出版物獎”。它是宋莊藝術家心目中像家一樣的蜜蜂書店。
維吉爾的《農事詩》里這樣描寫蜜蜂:“你看,通過蜜蜂/神把智慧的種子撒播于凡間天堂的每一個角落/揮灑著他們的光輝/任我們漫步其中/如同漫步于眾神身側。”張業宏把這句話作為蜜蜂書店的座右銘。他希望蜜蜂書店能夠像真正的蜜蜂一樣去做事,對人無所求,將智慧的種子播撒在每一個角落。
蜜蜂書店的發展策略是出版策劃和書店相互滋養。張業宏的邏輯是:“做書,賣書。以出版養書店,把書店做成圖書館、文化人聚會的場所,專、精、美,讓愛它的人能夠迷上它。”
張業宏說:“我不追求暢銷書。我策劃的一本書印數也許不多,賺不了什么錢,但我很開心。因為做這些書,我得到了作者的認同、讀者的尊敬,我想這就夠了。
英國作家佩內洛普·菲茨杰拉德說:“我就是想開一家書店。”
這是多少讀書人的夢,但也是多少讀書人不能承受之重的夢。
在網絡時代開一家實體書店的夢,變得更加遙遠,更加虛幻,甚至更加不腳踏實地。越來越多的人棄實體書店而去。在實體書店翻書,在網絡上網購,成為更多讀書人的選擇。網絡書店越來越吸引讀書人的目光,消失的不僅是一些傳統人文小書店,更是生活的態度和方式。
不同的城市有相同名稱的新華書店,這是當代中國的特色。總覺得像那樣的書店不叫書店,只能叫圖書超市,永遠人頭攢動,缺少一份與閱讀相配的閱讀私密感。關于新華書店,尚有許多談不完的話題,此處所談,是相對于“新華書店”這樣的“國營”集團公司而存在的“獨立書店”。
何謂獨立書店,顧名思義,就是書店本身的獨立性,是不依附于“單位”而自生自滅的個體或幾個人合伙的人文實體書店。
書店被稱為反映一座城市人文風景的窗口,也是體現一座城市文化內涵的縮影,有什么樣的城市,就有什么樣的書店,從書店的生存狀態也可以反映當代中國的文化形態。
很多人都會喜歡蜜蜂書店、萬圣、單向街、旁觀書社、曾經的風入松、光合作用這樣的獨立書店。人有個性,他開的書店想沒個性都不行。獨立書店的老板大多是文化人,“蜜蜂書店”的張業宏,“萬圣”的劉蘇里,“單向街”的許知遠等等,儼然成為書店的形象代言人了。
其實,散布在城市各處的獨立書店,都有自己的長長的故事,有自己的生與死。書店背后,是一代甚至幾代人的夢想和堅守。有多少愛書人,便有多少關于獨立書店的夢想和傳說。
若想讓朋友破產,讓他開書店吧。一句玩笑話,道出了開一家獨立書店的艱難。
獨立書店其實是一座城市呈現文化生態的窗口,難以想象,一座現代化的大城市里,會沒有獨立書店的影子。同樣難以想象,一個城市只有一間書店會成為這個城市的象征。一座文明程度高的城市,一定有著各種各樣的獨立書店。
其實全世界的書店日子都不好過,最近,連英國媒體都感嘆,騷亂中唯一沒人去搶的只有書店了。
獨立書店,我能為你做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