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博藝人物,從玄奘故里偃師走來,到千年帝都洛陽揮毫弄墨;從青少年活動中心,到主政洛陽畫院、任職洛陽美術館館長,他的作品屢屢入選全國美展及各類展賽并頻頻獲獎,被評為國家一級美術師、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勞動模范等等,他就是我們本期的特邀嘉賓文柳川。
文柳川,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理事,河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花鳥畫藝委會主任,洛陽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洛陽畫院院長,洛陽美術館館長,洛陽理工學院兼職教授,洛陽師范學院兼職教授。
文柳川老師接受中國文化藝術網的專訪
博藝:文主席您好,我們知道作為洛陽文藝界的領軍人物,您又有繁頊的公職系于一身,無論是在文化發展方面,還是在社會發展推動方面,您是怎樣把兩者運斤成風,應付自如的呢?
文柳川:能把這個愛好變為職業應該講我很幸運,因為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畫畫,十六七歲就以繪畫特長的名義招到毛澤東思想宣傳站,由美術班的一個小小的班長到后來擔任文化館館長,一直到現在到畫院作為院長,多少年以來一直沒有脫離過繪畫這個職業,所以我一直認為自己不但是一個美術創作的踐行者,更應該是這個領域優秀的推動者。當然在建設畫院跑項目這個過程中,自己付出了很多,白天跑項目晚上搞創作,其實這段時間雖然忙了點,但是那段時間感覺是最踏實也是最滿足的一段。畫院是2014年十月竣工,更趕上一個非常好的機遇就是建成的當年,應該是04年年底,文化部在洛陽美術館召開了全國畫院系統創作工作座談會,包括港澳臺畫院的院長,還有各省的畫院院長都集中在我們的洛陽美術館。同時在這個會議的中間又舉辦了全國畫院系統美術作品展,在這個展覽上我也有一幅作品獲得優秀獎,當時雖然沒有我登臺講話的機會,是一個默默無聞在后面給大家服務的,按我的話說是地主吧,因為這個活動在我們畫院召開,雖然自己沒有露面的機會但是還是異常興奮,因為那一年或者那一時刻開始是我平生中最興奮最有成就的一年。
博藝:好的文主席,我們也了解到謝赫六法之一曰“氣韻生動”。品讀您花鳥畫的同時,我們也能聽到鳥語、感受到花枝葉搖的動勢,作品也是非常充滿生氣。文主席您能和我們談談如何才能在作品中生動、富有生命力嗎?
文柳川:做為畫家,做為創作,只有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畫的中間去,你的作品才會有生命力,有感染力,好的作品能夠傳承下去實際上也就是一個畫家的生命延續。中國花鳥畫非常講究立意,關乎于人的精神世界,不是照抄自然或者說更通俗點去比葫蘆畫瓢,一個畫家要了解萬物的精神世界,把萬物賦予生命,重視神韻,啟迪情感。俗話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也就是這個道理。
博藝:文主席據我們了解,您的繪畫之路是始于人物,且有有多個作品都獲得大獎。但現在幾乎看不到您的人物畫,您從人物轉畫花鳥的初衷是什么,當初畫人物對您后來作畫又有什么樣的作用呢?
文柳川:我小時候學習繪畫開始,一直到西安美院三年的學習,基本上都是以人物畫創作為主,其實也下過很大的功夫,應該說也取得過一定的小成績,比如說在河南省人物畫展上獲過金獎,也在全國大的展示活動中獲過優秀獎,其實在那個年代,八十年代初,我認為那是我人物畫創作的鼎盛期,各種展覽不但是多,但是都特別注重主題性創作,所謂主題性創作實際就是以人物有故事,以人物為主的這樣大的創作題材,所以說比較耗時間。有時候畫出一張畫,也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所以以后自從調到這個畫院以后呢,其他方面的雜事比較多,再加上洛陽畫院的建設, 更加上自己從小沒有童子功,因為我是半路才出去進修,從小自己隨意去畫畫,所以你童子功少了,畫速寫少了,對人物畫的造型能力一直沒有解決的很好,全靠寫生、硬抄照片,所以說畫起來很吃力、很累,所以說干脆就改了,改的原因現在就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啥樣的題材主題創作統統無所謂,只要是好作品都能參加展覽,所以說那些人物畫的主題創作在一個畫家的心目中沒有過去那樣重要了,所以就改成最快的、最簡單的、老百姓最容易接受的或者說跟洛陽最有關的牡丹畫,那就是最大的牡丹花鳥畫范疇。
文柳川作品《青荷》
博藝:文主席我們今天現場也感受到了您畫筆下的墨荷,而且您現場畫出來的畫能夠讓我們感受到輕重、濃淡、干濕、虛實的對比之妙,可以說,墨荷畫在您的花鳥畫中已經成為了一個標志性名片。那您能和我們分享一下您對墨荷畫的情結嗎?
文柳川:中國畫表現荷花應該說歷史上很悠久,基本上從歷史上留下來的資料看,所有有成就的畫家都有表現荷花這樣的題材流傳下來。因為荷花有很多寓意的象征,人們非常喜歡,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一品青蓮、君子形象、有品格高尚純凈美好等寓意,因此荷花在我的創作中占的比例應該說比較重,特別是在一些重大展示活動中,因為荷花的美麗純潔,畫起來也能讓人從中得到愉悅。
博藝:我們都知道在洛陽結合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我們很多畫家都與牡丹結緣。那文主席您是怎樣看待洛陽牡丹畫的現狀和未來?如何才能讓牡丹畫和洛陽牡丹一樣真正成為洛陽的一張亮麗名片呢?
文柳川:洛陽是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說。所以生在洛陽長在洛陽,大家都以牡丹為自豪,洛陽的畫家畫牡丹當然也順理成章,洛陽的牡丹畫不管從數量質量,還是在人數上,這在全國大家都是公認的,也形成了獨具特點的洛陽畫風,在全國也是有一定影響的,但我想作為洛陽人也不能固步自封,還有很長的創作道路要走,我想讓我們大家一起,能夠再接再厲,在牡丹繪畫上多出人才,多出作品,進一步達到牡丹畫成為古都洛陽的一張亮麗名片。
文柳川作品《風生花自舞》
博藝: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的講話為文藝繁榮發展吹響了集結號,可以說是中國文藝的春天到來。請文主席為我們描繪一下洛陽文藝春天美麗宏圖。
文柳川:我想隨著國家的繁榮,城市的進步,除了經濟發達,更要靠文化的軟實力,因為美術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所以對文化進步的推動也起有很大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北京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確實激勵著我們每一位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努力創作。洛陽美術館通過這十年的努力,也基本上成為我們洛陽文明的窗口,藝術的殿堂和教育陣地,下一步,走出去引進來,提高廣大市民的欣賞能力,提高廣大美術工作者創作水準,肯定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會繼續努力工作,為促進洛陽美術事業的大繁榮做出新貢獻!
博藝:文主席,非常感謝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專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