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談絲綢之路申遺
絲綢之路的形成,本身就代表著所經地域的文明、開放程度,而一個國家、一個城市能致力于申遺工作,也代表著這個國家或城市的開放程度,是在用“古”文化創造著“今”文明。對于絲綢之路申遺以及與之相關的民間采風活動,洛陽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歸寶辰有自己的看法。8月6日,在接受東方今報記者專訪時,他總結了上述文字。他說,若干年后,“今”文明也將會成為新的文明符號。
【談申遺目標】用“古”文化創造“今”文明
歸寶辰認為,洛陽作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古洛陽人將絲綢、瓷器等沿著這條路一直走向遙遠的西方,也讓眾多的西方人開始憧憬向往東方。
歸寶辰說:“如今,實現申遺目標對絲綢之路上所有國家和城市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對洛陽來說,更是一次千年一遇的機會,它是一項回報歷史、惠及后人的重要任務。現在的洛陽是一個更加開放的地域,今天的文明要比古代的文明有更多的優勢,更高的內涵,更新的需求,重新對絲綢之路文化進行挖掘,就是為了傳承我們先人這樣一種開放的理念。我們現在所做的,若干年后,后人再看,就是我們在用古文化創造今文明。”
【談申遺與招商引資】展示文明成果引他人來投資興業
不應該忘記的是,絲綢之路把東西方物質文明生產溝通了,擴大了人類之間精神和物質交流的意義。歸寶辰說,這條路上西方工業的發展,對中國后來的工業發展就是一種很好的啟示,很好的帶動。申遺工作的官方行動與重走絲綢路采風等民間活動,在于當今的文明成果用這樣一種形式展示出去,推介出去,讓更多國內其他地域的人、外國人,了解洛陽,來洛陽觀光旅游、投資興業。
談起申遺對洛陽的貢獻,歸寶辰說:第一,能夠充分展示洛陽的對外形象;第二,能夠充分開發推動洛陽的旅游。旅游的根本內涵是文化,只有文化旅游才具有生命力。把洛陽絲綢之路古文明總結好,展示好,保護好,傳承好,并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好,會來更多的國內外人士投資建設洛陽。
【談申遺采風行】 民間采風也要肩負“三大任務”
8月6日上午,東方今報記者在采訪時獲悉,國家文物總局絲綢之路、大運河申遺預檢專家組將于9月初到洛陽,洛陽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也給予前所未有的關注,正在加緊部署相關工作。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洛陽正掀起一股股申遺熱潮,這無疑對申遺成功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得益于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的魅力,正因為它具有這樣的魅力,政府作為文明成果的傳承推介,應該是積極的主導者和倡導者。民間的熱情和政府的倡導是一呼即應,絲綢之路申遺,洛陽民間的文化團體、文化人士熱情更高,勁頭更足,參與的積極性和廣泛性更好。“不管是哪個團體組織的,宣傳活動也好,采風活動也好,都是在給絲綢之路申遺加油。這也充分展示了洛陽人民的精神風貌,也展示了洛陽人民對自己文化的愛好,對民族文化的尊重,對民族文化傳承的理想。”歸寶辰如是說。
對于絲綢之路申遺文化采風活動,歸寶辰給出三點建議,他認為民間采風應肩負“三大任務”。其一,就是要把河洛文化的精髓通過采風活動進行展示。其二,把洛陽現在的文明成果也要進行總結、提煉,并進行展示。如洛陽的城市發展和城市形象,洛陽是一個宜居的城市,生態、環保的城市;洛陽是一個尊重文化的城市,是對歷史敬仰的城市,要把洛陽的文化進行總結、挖掘。其三,洛陽是一個物質生產豐富的城市。比如說工業產品,洛陽的拖拉機、玻璃、光伏產品、生物制品等,也通過采風活動將其展示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