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于2014年12月11日-14日在北京舉行。
此次文博會主題為“推動文化創新、促進產業融合”。5天里,1800多家企業、百余場活動悉數登場,簽約超過千億元,吸引了123萬人與會,成為寒冬時節北京最火爆、最聚人氣的文化盛會。
文化消費成為經濟新增長點
北京文博會,歷來是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在第九屆北京文博會開幕當日,由北京市文化局舉辦的新產品推介會,現場簽約超過7億元,多家企業推出了演藝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創新產品、動漫網游以及藝術設計等新產品。
自2005年北京市啟動文化創意產業以來,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首都服務業當中的第二大支柱產業。北京市發改委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05年至2013年,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增長了257%,占GDP的比重由9.7%升到12.3%。2014年前3季度,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實現收入達到7451億元,同比增長9.2%,文化創意產業進入全面繁榮發展期。
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洪繼元表示,近年來,在國際經濟波動、反復的形勢下,在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加大、傳統增長動力乏力的背景下,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逆勢而上,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北京文化消費潛力大,居民消費由過去吃、穿、住、用、行已經向學、健、游、安轉變。如今年北京舉辦的第二屆惠民文化消費季,現場消費達101.8億元,消費人次達3772.5萬,文化消費已成為北京經濟的新增長點,大力發展文化創業產業是實現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基本手段,也是北京市應對經濟新常態的重要舉措。
中國創意受到世界關注
前不久在北京舉行的APEC會議上,中國創意、設計、制造的國宴精品,受到了高度關注。文博會上首次公開亮相的APEC會議國禮——景泰藍賞瓶《四海升平》、純銀絲巾果盤《和美》和手包套裝《繁花》等藝術精品,受到觀眾的追捧,成為引領消費時尚、提升消費品位的標志。
作為國宴用品的指定制作企業,北京華江文化董事長陳紹樞表示,APEC盛會上使用的國宴精品,向全世界展示了當代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水平。國宴用品包括陶瓷餐具、水晶酒具、刀具、桌布等71類,共有15萬件,按照世界同類頂級品牌標準制造,“力求做到完美”,是“品牌傳承中國文化”和“設計提升中國制造”的絕美闡釋。
文博會上,一大批融入時代精神、傳承創新的文化產品作為主角登臺,原創作品、自主研發、中國創意的文化品牌占比大幅提升,產業跨界融合特色鮮明,文化與科技、文化與設計、文化與體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而生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比比皆是,標志著中國文化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文化產品品質提升、企業文化創新力日益增強的特質。
領跑中國文化產業發展
近年來,北京文博會依托北京良好的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和豐富的會展資源,已逐步成為展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成就、促進文化貿易和重大項目落地、加強文化產業合作的重要平臺。
文博會上,北京各區縣文創產業發展各具特色,表現令人驚喜。朝陽、海淀、東城、西城、豐臺、昌平、大興、通州、順義、懷柔、房山、門頭溝等區縣近年重點打造的國家級、市級文化產業園區,整體展現了園區完善產業鏈、打造產業服務平臺的成果和新的發展規劃。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淼表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是當今世界潮流,建設好集聚區,才能提高文化創意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今年北京啟動了集聚區轉型升級的整合規劃。根據規劃,北京將在2020年前建設20個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加快促進要素和產業鏈分工合作,引導區縣文化創意產業特色化發展。
截至2014年11月底,北京文化企業資產總額達到1.8萬億元,規模以上文化創意企業超過8000家。文博會發布的“2014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顯示,文化產業發展“十強”,北京連續五年保持第一,持續領跑中國文化產業發展。